一直有人在问这个问题:我都没熬夜为什么还是顶着一对熊猫眼呢??
一般我的回答是:对啊,因为又不是只有熬夜才会有黑眼圈。
现在想想这么回答好像有点耍流氓…
所以今天就来仔细捋一捋黑眼圈吧。
1
黑眼圈是什么基本上分成三种:色素型:其实就是跟脸上身上的色斑一样,就是色素沉积,只不过是长在眼睛周围了,就叫黑眼圈了
——这种黑眼圈一般是茶色或者咖啡色。
血管型:如果你看自己手背或者手腕,应该能看到青色的血管(所谓的青筋),越瘦的人看的越清楚(作为吃货小圃经常会看着自己手背虽逐渐模糊但任然可见的血管寻求安慰)。
眼睛下方的这块皮肤皮下脂肪非常少,皮肤透明度比其他部位更好。如果能透过皮肤看到下面的血管,远远看过去就跟黑眼圈一样了
——这种黑眼圈一般是青色。
阴影型:很多人觉得眼袋和黑眼圈总是像孪生兄弟一样同时出现,因为有的黑眼圈其实只是突出的眼袋或者凹陷的泪槽导致光照不到出现的阴影
——这种黑眼圈的颜色才是正宗的“黑色”
所以想要祛黑眼圈,首先起码你得知道自己是哪种黑眼圈。
2
怎么区分不同类型的黑眼圈先看看自己是否有眼袋,有的话,你可以再用一个经典的45度角仰望星空的姿势去照镜子确认一下,如果黑眼圈不见了,应该是眼袋型黑眼圈(光照进了阴影里)。
如果不是,可以再用手指把有黑眼圈的眼皮向下拉平,如果颜色有变化(可能变深也可能变淡,这个要看具体手法),应该是血管型黑眼圈(皮肤被拉薄血管应该更清晰,但压住血管的话血流不畅就变浅。可以在自己手上的血管的部位试试,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应该是色素型黑眼圈(你的色斑怎么去扒拉都不会变的)。
虽然理论是这样说,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很多黑眼圈是两种类型的混合甚至三种类型的集大成者…
所以还是具体讲讲吧
那些会引起黑眼圈的因素和相应处理方法:
3
色素型黑眼圈第一反应当然是日晒:紫外线跟黑色素沉积的关系相信大家都懂,再加上还可能有一些日晒后会加重的色素性疾病(比如雀斑、黄褐斑)
——对策么,就是做好眼部防晒呗,这个大叔以前讲过,就不多说了(冬天不戴墨镜——眼部防晒如何选)
另一个容易导致色沉的就是炎症了。
这个除了眼部湿疹、皮炎以外,还有一些自己zuo出来的:
眼部的皮肤本来就薄,如果在眼部用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导致刺激和过敏,或者摩擦或刮擦眼周区域而导致的皮肤受损,都会进一步产生炎症继而造成色沉。
——经常有人在后台问面霜是否可以直接用在眼部,我们只能说不建议这样,因为眼霜和面霜还是有区别的,自己很难把控(眼霜是不是和面霜没有区别?)。
对于眼部功能性产品的使用一定要慎重,最好先在其他部位试过再少量上眼观察。
还有就是眼霜使用的时候不要过度按摩,没看到什么关于提拉紧致手法的科学依据,但是刮擦导致皮肤受损后的炎症色沉资料有很多哦。也可以使用一些光滑的金属头或者滚珠式包装的眼霜,可以减少使用时的摩擦。
再有就是先天性的遗传了:基因问题这个就没地儿说理了。
该防晒就防晒,该消炎就消炎。
如果是后天性的色斑,可以尝试用一些美白类的眼霜淡化色斑,比如CeraVe的修复眼霜,Olay的水感透白和Pro-X的眼霜
不过指望护肤品祛斑基本上效果很弱,而且起效漫长,可以求助于医美,比如果酸焕肤、激光、强脉冲光(IPL)。
如果是是遗传性的色斑,那护肤品连试都不用试了,建议直接去激光吧。
4
血管型黑眼圈一方面原因是皮肤薄、透明,使血管容易显现出来比如先天性的皮肤就比别人薄(皮厚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再有就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皮肤弹性减弱,皮下脂肪减少,皮肤也会越来越薄(随着时光的历练,心理上脸皮越来越厚,生理上却是脸皮越来越薄,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帝果然是公平的)。
缺铁:像缺铁性贫血,或者因怀孕或大姨妈导致的缺铁,使皮肤缺少氧化血色素而显得苍白,血管就更容易显现出来成为黑眼圈。
对于因为皮肤老化变薄的情况,当然是抗老化了:
关于维A醇促进真皮胶原蛋白合成,增加皮肤厚度与弹性的作用机理我们也讲过好多次了,对于因为老化导致皮肤变薄而出现的黑眼圈有一定帮助。
不过鉴于维A醇很多人不耐受,在眼部使用要尤其小心。
维A醇的产品也介绍过很多次了,比如我们一直推荐的Roc维A醇眼霜,理肤泉、Dr.Denese等很多品牌也都有自己的维A醇眼部产品
对于天生就是皮薄的情况,可以做自体脂肪填充:从自身其他部位抽取脂肪注入眼下皮肤,把皮肤给垫厚,这样血管就看不出来了。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血管膨大,或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淤积,因此更容易显现出来比如你们念念不忘的熬夜:常规的说法是疲劳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而淤积,但有文献认为是熬夜导致皮质醇分泌上升,进一步调节血压上升,眼部血流量加大而使血管膨胀
——很多人认为要做热敷加速血流速度,然而热胀冷缩,热敷反而会使血管膨胀。
还有想通过冷热刺激加速血流的,很可能刺激到皮肤过敏产生炎症,变成色素型黑眼圈…
感冒、哮喘、过敏性鼻炎:我们常说“走五官通七窍”,有些人的黑眼圈要去掉还得先问问自己的鼻子答不答应。鼻子肿胀会压迫血管,使血液回流到眼部,眼部血管就被撑大了甚至破裂充血
——对于这类情况就先别想着对付黑眼圈了,先把鼻子治好(怎么治别问我,问医生)。
服用使血管舒张的药物(比如烟酸、碳酸氢钠或者一些降血压的药物):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在眼部也就意味着更容易被看见的血管型黑眼圈
——对于这种情况,要分清主次,黑眼圈只是美观问题,治好病保持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眼周淤伤:因为机械撞击导致的眼周血管破裂,然后血液淤积
——这个可能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哦,比如被打??
首先当然还是该治病治病,该吃药吃药
可以用水冷敷(不是冰敷啊),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这个方法只能暂时缓解血管型黑眼圈,可以做救急用用,但是不推荐长期用
维生素K:维生素K作为辅助凝血因子,经常被用于激光手术后皮肤出血的治疗。有很多文献报道也提到维生素K对血管型黑眼圈有效,但是机理不明(个人猜测可能是通过辅助凝血可以减少血管破裂后的血液淤积——纯属个人猜测啊,找不到文献证明)。
这类产品最有名的当然是彼得罗夫的维生素K精华活性眼霜。
咖啡因:眼部外用咖啡因可以让眼底血管收缩,对于减轻血管扩张导致的黑眼圈有一定帮助。比如大名鼎鼎的雅诗兰黛小棕瓶眼霜
医美:有人直接用激光来封闭血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5
阴影型黑眼圈这个就跟眼袋息息相关了,之前专门讲过,这里就不啰嗦了(睡前喝水容易出眼袋?)
6
小结这篇都是干货,请自行往上对号入座,还是别指望小结的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了吧。
小圃鸡汤
《三国志·魏志·华陀传》提到华佗有一次给两个公务员(府吏)倪寻、李延看病。这俩哥们说的病症一模一样,都是头痛身热。
华陀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why?
华陀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着凉引起的。病因不同,治疗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果然两人服药后,没过多久,病都好了。
对症才能下药。
回复关键词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青少年白癜风临床诊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snmo.com/xchyqamsf/14153.html